特朗普关税盯上越南:是误伤,还是另有隐情?

Admin avatar
Admin
4/19/2025, 2:06:08 PM

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:过去十年,东南亚一片欣欣向荣,资金如潮水般涌入。这其中,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——越南。从你手中的iPhone,到脚下的Nike鞋,再到家里 Wayfair 的家具,很多可能都打上了“越南制造”的标签。这个曾经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,正凭借着制造业的腾飞,一点点将“泥土地板”变成“瓷砖地面”,让“每天只有几小时电”变成“24小时光明”。他们的经济奇迹,正迎来最好的时代。

然而,正当越南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,准备拥抱更美好的生活时,太平洋对岸突然飞来了一只“黑天鹅”——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。这根棒子不只瞄准了中国,连越南这样的“好学生”似乎也没能幸免。全球各国领导人纷纷喊话白宫“刀下留情”,特朗普虽然对多数国家网开一面,将税率降至10%(除了中国!),但悬在越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未完全落下。关税风险的阴云,依旧笼罩着这个东南亚国度。

越南:全球供应链的新宠

为什么越南如此“招风”?原因很简单:它太重要了。

看看数据吧:近些年,美国从越南进口的商品量简直可以用“坐火箭”来形容。越南已经悄然成为美国服装和鞋类的第二大供应国,仅次于中国。别以为这是些小打小闹,我们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都离不开越南:

* Nike: 约一半的鞋类和28%的服装都在越南生产。

* Wayfair: 他们的家具很多来自越南工厂。

* Hasbro & Mattel: 美国孩子玩的玩具,可能也产自越南。

* Apple & Samsung: 连这些科技巨头都高度依赖越南的制造能力。光是三星,就在越南雇佣了惊人的16万名工人!

更值得玩味的是,自2018年以来,一股“新投资”的热潮涌向越南。苹果甚至协调其台湾供应商,将更多产能转移到越南。这种现象有个响亮的名字——**“中国+1”策略**。

“中国+1”:规避风险的“保险策略”

为什么是“中国+1”?这背后藏着全球制造业的一场大变局。过去几十年,中国就像是“世界工厂”,很多产品的零部件都在中国生产,然后在那里完成总装(比如早期的iPhone)。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,以及企业对过度依赖一个国家的风险担忧,“分散鸡蛋”成了明智之举。于是,除了中国,再找一个生产基地,比如越南、泰国、孟加拉国、印度,就成了一种“保险策略”。

而越南之所以能在这场转移中脱颖而出,恰恰是因为中国的成功。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了,开始嫌弃生产T恤、缝纫鞋子这类低附加值的工作,转而迈向了更高端的产业。这恰好给越南腾出了空间,让它承接了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制造业订单。

关税大棒背后的“中国影子”?

好了,故事讲到这儿,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就显得有点奇怪了。既然美国企业纷纷跑去越南投资建厂,越南的崛起又某种程度上是拜中国产业升级所赐,美国向越南征收高额关税,这不是伤敌八百,自损一千吗?毕竟,关税最终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头上,据估算,潜在的关税增长可能让美国普通家庭每年多掏3800美元!而且,那些供应链绕经越南的美国企业,其股票在关税消息传出时已经应声下跌了。

那么,特朗普盯上越南,难道仅仅是因为美国和越南之间日益增长的贸易逆差(去年高达1235亿美元!)?白宫的官方说辞是,提高关税是为了帮助美国与中国等新兴大国竞争。但这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要对越南下手这么重。

这里就牵涉到更深层的原因,或者说,是美国方面的一种**“怀疑”**。一些专家分析认为,美国从越南进口激增,可能与中国企业“搞小动作”有关。什么小动作呢?就是利用越南来**“绕道”**,以规避特朗普2018年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关税。

这种绕道有两种形式:

1. “增值生产” (Value-Added Production): 中国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出口到越南,越南工厂进行加工、组装,然后以“越南制造”的名义出口到美国。这占了大多数活动(约84%),属于正常的产业链转移和生产活动。

2. ****“重新路由” (Rerouting):** 这是美国尤其警惕的部分。简单来说,就是中国生产的商品,直接运到越南,可能只是换个标签或包装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增值加工,就摇身一变成了“越南产品”,然后出口到美国。这部分活动占比相对较小(约16%),但如果被证实,那就是赤裸裸的“洗产地”,美国有理由对此采取反制措施。

所以,特朗普政府对越南的关税威胁,很可能是在**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**,它既是对美越巨大贸易逆差的回应(尽管逆差主因是美国需求旺盛,而非越南保护主义),更是对中国可能利用越南进行“贸易洗澡”行为的警示和打击。说白了,越南可能是在中美贸易战的棋盘上,不小心成了那个“躺枪”的无辜棋子。

越南的困境与未来

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,越南政府也在积极应对。他们甚至主动向美国示好,提出可以考虑对进入越南的美国产品实施零关税,以求达成协议。这表明了越南渴望维持并发展与美国贸易关系的决心。

然而,这场关税风波给越南带来的打击是沉重的。要知道,对美出口占到了越南GDP的30%!这意味着美国市场的风吹草动,都能牵动越南经济的命脉。

最让人心痛的是,关税风险正威胁着越南人民刚刚触摸到的美好生活。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(其中许多伤痛恰恰来自美国),越南终于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,制造业起飞带来的增长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家庭收入的增加:从泥土地到瓷砖地,从限时供电到24小时电力。这一切来之不易,而潜在的关税打击,可能让他们距离这种他们从未真正尝过的富足滋味,被迫后退一大步。这对于一个刚刚开始摆脱贫困、走向富裕的国家来说,无疑是巨大的打击。

一些评论家甚至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形容为“非受迫性失误”或“自残”,更悲观的说法是,这像一份“自杀协议”,在伤害美国经济的同时,也拉着其他许多国家一起跌落。

白宫对此没有回应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美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关系,远比简单的买卖复杂。它交织着历史情仇、地缘政治、全球供应链的重塑,以及中美大国博弈的影子。而越南,这个曾经的战场,如今的制造业新星,正被动地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漩涡,前途未卜。

希望未来的谈判,能让理性回归,让贸易回归其互利互惠的本质,不要让无辜的国家和人民,为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博弈买单。毕竟,谁也不希望看到,一个正在努力奔向更好生活的国家,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关税风暴击退。

已发布

标签

商业